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巴黎恐攻效應》法國擬擴大緊急權力 暫停公共網路服務及匿名瀏覽

巴黎市區多點於11月13日深夜遭恐怖攻擊後不久,法國總統奧朗德(Fran?ois Hollande)宣布全國進入「緊急狀態」。據法國《世界報》(Le Monde)報導,因應緊急狀態及恐怖主義,政府考慮在1月擴大網路管制,包括禁止或限制公共網路連線,並全面封鎖網路匿名瀏覽器。

緊急狀態可能延長



在緊急狀態下,法國政府得施行額外權力,包括發動宵禁、禁止大型集會、無搜索令即可搜索民宅、關閉戲院、酒吧與博物館等公共場所、撤下視為非法的網站、並對媒體進行管制。



總統主持的部長會議決議後發布的緊急狀態,最長可延續12天。法國國會已於11月19日通過延長3個月。目前到期日為2月26日,但3日報導指出,法國政府有意修改憲法,將這類恐攻後緊急狀態的特殊權力延長至6個月。據《法新社》(AFP)報導,此提議將於23日交付內閣。

法國有意加強網路監控



《世界報》掌握的2件文件顯示,第1份草案計畫在緊急狀態期間,禁止或限制免費的公共網路服務;這主要是因為公共網路的使用者難以追蹤。第2份草案則建議全面禁止匿名瀏覽器「Tor」的使用,以反制恐怖主義行動。





「Tor」瀏覽器使用被稱為「洋蔥路由」(The Onion Router)的技術,透過在隨機選取的伺服器間傳輸加密資料,確保使用者的電腦位址難以追蹤。這個技術受到許多民主、反政府運動人士、記者與洩密者的使用,以規避政府監控。但也受到恐怖分子、網路犯罪者及戀童癖者的利用。

要完全封鎖「Tor」使用的技術有相當難度,先前只有中國與伊朗曾施行這樣的措施,獲得部份成功。如果法國果真走上此途,可能也必須採取如中國「防火長城」(great firewall)般的大規模網路管制。

關閉公共網路的可行性較高,但影響範圍甚大。先前,法國總理曾表示,他們可能考慮將瀏覽恐怖主義相關網站的行為也視為非法行為。



法國總理瓦爾於11月20日於參議院(美聯社)

目前並沒有確切證據,證明11月13日的恐怖分子透過加密傳訊、洋蔥路由或公共網路來策畫與發動這場攻擊。反而有相關證據顯示,他們不真的在乎訊息加密與否。例如,法國警方於90人喪生的巴塔克蘭劇院(Bataclan)外垃圾筒找到的手機,其中包含以未加密簡訊傳送的訊息「On est parti on commence.」(出發,我們開始了。)

於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期間立法



許多國家都立有緊急狀態下的特殊權力法,但法國的特別嚴峻。這是由於法國的緊急狀態相關法令,設立於民主進展不如今日的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,且是針對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而規劃的。



緊急狀態期間,法國警方加強巡邏(美聯社)

上一次法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,是回應2005年底於巴黎郊區及其他城市發生的一連串暴動。此前則是1984年在大洋洲的領地新喀里多尼亞(New Caledonia)因獨立運動引發的叛亂行為。

於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期間,法國也在1955、1958及1961年宣布緊急狀態。1961年10月17日,巴黎的反戰阿爾及利亞穆斯林族群違反宵禁,舉行抗議法國政府鎮壓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遊行活動。遭到法國警方以警棍及槍枝鎮壓,據信有人被丟入河中。



超過50年後,這場血腥鎮壓的確切死亡人數仍然不明。法國政府於1998年承認有40人喪生,但信貸借貸利率缺錢急用哪裡借錢一般估計死亡人數超過200人。


相關報導
● 巴黎恐攻》加強反恐審查 法國挑戰歐盟《申根公約》精神
● 巴黎恐攻效應》法國地方選舉 反移民極右政黨傳捷報
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巴黎恐攻效應-法國擬擴大緊急權力-暫停公共網路服務及匿名瀏覽-104800494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rgil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